隔離信號轉換器是一種用于電氣信號隔離、轉換的裝置。它可以將電氣信號從一個電路隔離并轉換為另一個電路的信號,同時利用絕緣材料或磁性環來提高這兩個電路之間的隔離度。其工作原理基于變壓器的自感耦合機制和串聯電容機制。在傳輸電源端,通過變壓器對信號進行轉換后,轉換出的信號可以被串聯電容單元削弱系數,同時根據之后一個樣品率低通濾波器進行抗噪聲和干擾處理,最終得到帶有高阻抗與隔離性質的信號輸出端。
隔離信號轉換器其組成部分可分為信號轉換模塊、隔離模塊、電源模塊及輔助電路四大類,具體如下:
一、信號轉換模塊:實現信號類型/量程轉換
這是轉換器的“信號處理核心”,負責將輸入信號(如傳感器輸出的微弱信號、工業標準信號)轉換為目標輸出信號(如標準化的4-20mA、0-10V等),主要包括:
輸入調理電路:
對原始輸入信號進行預處理,如濾波(去除高頻噪聲)、放大(將微弱信號放大至可處理范圍)、衰減(對高電壓/大電流信號降壓/限流)、線性化(修正傳感器的非線性特性)等。例如,將熱電偶輸出的mV級信號放大為V級信號,或對脈沖信號進行整形。
轉換電路:
通過模擬電路(如運算放大器、精密電阻網絡)或數字電路(如A/D轉換器、D/A轉換器)實現信號類型轉換。
模擬轉換:適用于直流信號(如0-5V轉4-20mA),通過電阻、電容等元件構成比例放大電路,直接調整信號的幅值和類型;
數字轉換:先將模擬信號經A/D轉換器轉為數字量,經微處理器(MCU)處理后,再通過D/A轉換器轉為目標模擬信號,精度更高,可實現復雜轉換邏輯(如非線性校正、量程切換)。
二、隔離模塊:實現電氣隔離與抗干擾
這是“隔離”功能的核心,通過物理隔離技術(如光電、電磁、電容)切斷輸入、輸出、電源三者之間的電氣連接,防止接地環路、共模干擾或高壓串入,主要包括:
隔離元件:
光電耦合器:利用光信號傳遞信息,輸入側的發光二極管(LED)將電信號轉為光信號,輸出側的光敏三極管/二極管將光信號轉回電信號,實現電氣隔離(隔離電壓通常數千伏),適用于低頻信號(如直流、低速脈沖)。
電磁隔離器(磁耦):基于變壓器原理,輸入信號經調制后通過高頻磁場耦合到次級,再解調為電信號,隔離性能更強(隔離電壓可達數萬伏),適用于高頻信號或大動態范圍信號(如高速數據、寬量程電流)。
電容隔離器:通過電容極板間的電場耦合傳遞信號,體積小、速度快,適用于高速數字信號或小型化設備。
隔離屏障:
除隔離元件外,模塊內部通過絕緣材料(如陶瓷、環氧樹脂)和空間布局(如分隔布線、接地隔離)強化隔離效果,確保輸入、輸出、電源回路之間的絕緣電阻≥10¹²Ω,滿足工業級隔離耐壓標準(如2.5kVrms、5kVrms)。
三、電源模塊:提供隔離供電
為保證隔離效果,輸入側、輸出側及內部電路需獨立供電,避免通過電源回路形成電氣連接,因此隔離信號轉換器通常內置隔離電源,主要包括:
直流-直流(DC-DC)隔離電源:
將外部輸入電源(如24V DC、12V DC)轉換為多路隔離的直流電源,分別為輸入調理電路、隔離模塊、輸出轉換電路供電。其核心是通過高頻變壓器實現原邊與副邊的電氣隔離,與信號隔離模塊配合,形成“信號-電源”雙重隔離。
保護電路:
包含過壓保護(如TVS二極管)、過流保護(如保險絲、限流電阻)、反接保護(如二極管整流橋),防止外部電源異常(如電壓波動、反接)損壞內部電路。
四、輔助電路:保障穩定運行與功能擴展
濾波電路:
包括輸入濾波(如RC低通濾波)和輸出濾波(如LC濾波),進一步抑制電磁干擾(EMI)和射頻干擾(RFI),確保輸出信號的穩定性(如紋波≤1%)。
指示電路:
通過LED指示燈顯示設備工作狀態(如電源通斷、信號正常傳輸),方便現場調試與故障排查。
外殼與接口:
金屬或塑料外殼提供機械保護和電磁屏蔽(減少外部磁場干擾);輸入/輸出接口通常為端子排、航空插頭等,適配工業現場的接線需求(如螺釘固定、防松動設計)。